top of page

哪里落户

​何处安家

对于城市来说  , 户籍政策的颁布为了“抢人”、“抢购”、“抢房”…… 2018年,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再添新力量,火热程度可用“1天30万人申报落户”来形容的天津市5月16日公布了自己的人才引进新政——“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零门槛落户”、“不用缴纳社保”、“本科生只要不超过40岁、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无房没单位”也可落户。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哪里落户,不仅仅代表着户籍在哪,更代表着在哪里生活、安家。各城市的落户情况、政策的具体情况......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

为此,我们用2012-2017的户籍相关数据及政策整理告诉大家,帮你作出明智的选择。

户口,这个名词本身其实只表示着一种身份归属,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但是附着在其上的诸多福利,却不由得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

 

 

户口政策因城市而异,与该城市居民的生活及个人发展乃至家庭息息相关。

 

 

近些年来,大众对于户口政策的关注度也无明显下降的趋势。为此,我们调查了我国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相关数据,旨在客观呈现各城市与户口相关的一些信息,给出参考。这些城市分别是,一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天津,南京,武汉,成都,杭州。

   

2012-2017年关于各市“户口”关注度趋势

百度指数趋势整理

从民众关注度来看,“北京户口”、“上海户口”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12-2017年,百度搜索指数一直居高不下,间断性出现关注度高峰,综合分别排第一、第二。

 

天津2018年5月16日公布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使得“天津户口”的关注度猛烈增长,成为历史最高峰。而综合指数排第三的深圳,在2016年后“户口”也一直保持着和“上海户口”持平的架势,这与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息息相关,可见民众关注度与城市人口发展、政策密切相关。

​数据来自各城市统计局及城市公报

注:某些城市未公布常住户籍人口,因人数接近户籍人口,故约等替代

从常住人口总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维度来看,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整体上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都只增不减,成都在2015-1016年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相比较而言,南京和杭州虽有增长,但增长缓慢。

 

常住户籍人口虽然各个城市都在增长,但大多增长量远不如非户籍人口,广州和深圳两所城市有了明显的比例提升,这与这两所城市近年来出台的吸引人才入驻的优惠政策有关;成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比例下降,南京也一直在降;天津和武汉小幅度增长,杭州则基本保持稳定;

2013-2017年末各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变化数

单看常住户籍人口变化量,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可以看出两地政府在有意控制户籍人口。其他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逐年增加,变化率有所差别,一线城市中深圳增长最快且人数最多。二线城市户籍变化普遍逐年增加,其中成都2016年增加170万户籍人口,可见成都2016的“人才新政”作用显著。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及研究中,我们从人口及户籍的变化中引入一个估算各城市落户的难易程度指标:户籍转化率,等于户籍年末变化量占前一年末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比例,例如,北京2015年-2016年的户籍转化率意思就是:在2015年年末822.6万的常住非户籍人口,在2015-2016年间有17.7万人成功转化成为北京户口。尽管822.6万不是最准确的分母,但却是可统计、误差最小的数据。

 

因而户籍转化率可以大概从人口层面说明各城市逐年落户难度,以及城市间落户难度的比较

​71.87%

​负增长

​负增长

由户籍转化率看,上海的户籍转化率从未上过1%,在2017年,北京上海分别为负增长率,可见“帝都”“魔都”落户真是难。相比之下,广州深圳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在2017年可以达到5%左右的转化率。

从2013-2017数据显示,天津落户转化率普遍低于广州、深圳,但2018年的政策应该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南京、武汉、成都、杭州,自2016年以来,户籍转化率都有极大地增长,尤其是成都,在2016年达到71.87%(上图已经无法用与其他等比例的圆面积来表达了)。

落户政策

户籍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在社会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流动时代的到来,相对固化的户籍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顺应流动社会的新要求,让人口有序流动。落户政策是实现新的户籍制度的重要方式,大多分为积分落户和条件落户,积分落户即各项指标有对应的等级分数,累积计分达到该地申请下限分数即可提出申请;条件落户则列出各类落户条件,满足其中某一类条件落户的所有条件即可申请。无论积分落户还是条件落户方式,城市大门应保持相对开放的姿态,以欢迎人才、留住人才。

随着时代变化,落户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各地为吸引人才,都发布了新的落户政策,落户从原来的“高门槛、一次性”逐渐过渡为“低门槛、渐进式”。这样,既能实现居民基本权利的公平覆盖,又符合现阶段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承载能力,还能调动人们努力奋斗、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积极性

上图表示各个城市积分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对每个城市的各个指标进行定量计算,来判断每个指标在每个城市积分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从而计算出该指标的重要程度。

 

颜色越深表明该色块对应的该项指标积分所占权重较低,凭借该指标落户难度较高。其中,武汉对于表彰和纳税的积分力度是很大的,大多数城市对年龄和社保情况没有重点关注,学历和技能则相对来说在每个城市的积分政策中受到重视,其中,南京尤为注重。

在条件入户方面,人才引进政策是当下最为热点的政策。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这句调侃台词,正好形容当下各城市为吸引人才推出的优惠政策。北京人才入户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创新型和高学历人才;而天津新出的“海河英才”计划,极大降低了人才入户门槛,吸引了大批量优秀人才落户;南京及武汉将标准划为只要为40岁以下本科学历即有条件进行申请。各地均对应届毕业生采取了极大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毕业生落户。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支持大学生落户,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是对过去“重物轻人”的传统城市发展观念的调整。

 

在购房方面,一些城市仍有购房入户政策优势,上海、天津、武汉、杭州均有购房入户条件。

 

在外商投资、纳税方面,深圳、天津、武汉、杭州等地重视外商投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城市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在其他方面,如杭州、成都等为了建设一流名校,留住人才,均针对留学生落户提出优惠政策,展现了该城市的发展愿景。

每个城市条件落户中的规定条件也有所差别,有的城市条件多样有的城市条件单一,相应难度也增加。纵向比较,应届毕业生和投靠是各个城市都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落户方式,各城市政策差别也于该城市的发展政策有关。最终选择哪个城市进行落户,不仅需要考虑到落户难度,也要考虑到城市发展及个人发展,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选择。

落户政策主要分为积分入户和条件入户两类。

 

积分入户指通过积分达到相应等级来申请入户,包括所交社保时间及金额、学历情况、科技贡献、专业技能、是否购房,购房面积大小、表彰奖项、落户所选区域、所处年龄、纳税金额等,不同城市包含的积分条件不同,不同积分条件所积分数不同。

 

条件入户包括人才引进、家人及亲属投靠、科技人才投靠、外商投资、企业纳税、是否拥有自住房、是否为毕业应届生和其他一些特殊条件。一般来说条件入户相对更加容易,所要求的条件相对也较为复杂,但如果符合其中某项条件则极有可能快速完成落户。

bottom of page